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统一部署,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周密安排,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充分认识开展“思政大课”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确保全覆盖。
本次“思政大课”上,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讲授《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讲授《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讲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讲授《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讲授内容重点解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击疫情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青春故事。四位教授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屋建瓴的透彻思考和频频而出的金句,让师生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时代、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收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反馈和好评。他们纷纷通过微信群、QQ群、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集中研讨,在线交流学习心得,撰写学习感受,巩固学习成效。
此次“思政大课”是将疫情防控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此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在本学期思政课中增设了“致敬逆行者 弘扬真善美”为主题的防疫思政第一课,都是将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强大力量的重要举措。通过课程学习,促进了苏农学子对抗疫中形成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落实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的优良传统,以青春力量助力抗疫。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建设,近年来在课程思政实践和思政课程教改中着力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将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进而鼓励师生“思源”奋进,厚植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