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苏州古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5年04月27日 15:06        点击:[]

关于推动苏州古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周建 孙志永

苏州古镇作为江南水乡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历史文脉、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古镇旅游发展面临同质化竞争、文物保护不足、商业开发失衡等挑战。为破解瓶颈、激发活力,现结合周庄、同里、木渎、锦溪等古镇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夯实古镇发展根基

1.建立分级保护机制

针对古建筑、文物实施分类管理,对世界文化遗产(如退思园)实行专项保护资金制度,对一般性文物设立修缮基金,优先修复濒危古建。推动木渎、锦溪等古镇完善专业文保队伍,引入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修复工作。

2.严控无序商业开发

明确古建筑内商业业态准入标准.禁止破坏风貌的低端经营(如周庄部分商铺)。推广同里“修旧如旧”经验,将环境整治与原住民生活改善结合,实现“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传承”。

3.创新文物活化模式

借鉴木渎“运营前置”理念,以数字化手段展示文物故事,开发文创产品(如古镇IP盲盒、非遗手作体验),推动文物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

二、推动业态创新与差异化发展,提升古镇竞争力

1.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统筹各镇资源禀赋,明确差异化定位:周庄可强化“水乡夜经济”,木渎发展“园林文化研学”,锦溪主打“湖荡生态休闲”,同里深耕“古镇+非遗”体验,形成“一镇一IP”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

2. 优化商业生态结构

降低门票依赖(如周庄、同里),鼓励“免费入园+场景消费”模式,引导商家开发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沉浸式演艺等非票业态。对锦溪、甪直等新兴古镇,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主题商业街区,严控低端商品重复经营。

3. 深化文旅融合体系

整合古镇文化资源,设计跨镇联动的主题旅游线路(如“江南水乡非遗之旅”),联合举办节庆活动(如古镇戏剧节、茶文化周),提升游客驻留时间和消费黏性。

三、完善基础设施与智慧服务,增强游客体验感

4.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古镇交通接驳、停车场、智慧导览等设施;推进河道治理与环境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根治垃圾乱丢、水质浑浊等问题。

5. 建设“数字古镇”平台

开发“苏州古镇”统一小程序,集成门票预约、语音讲解、消费优惠等功能;推广电子门票附加服务(如扫码打卡积分兑换文创),拓展线上消费场景,打破物理空间限制。

6. 加强科学化管理

建立古镇联合执法机制,严打黄牛拉客、乱贴广告等乱象;制定《古镇商户经营公约》,规范店铺装修风格与业态布局,确保与古镇风貌协调统一。

四、强化政策统筹与机制保障,凝聚发展合力

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设立“古镇振兴专项资金”,对创新业态、文物保护项目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文旅专项信贷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古镇运营。

8. 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

由市级文旅部门牵头,成立“苏州古镇联盟”,统筹规划、宣传与客源调配,避免内部恶性竞争;推动古镇与周边乡村联动,发展全域旅游。

9.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非门票收入占比”“文物保护成效”“游客满意度”纳入古镇考核指标,引导各镇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服务经济”转型。

古镇振兴关乎文化传承与民生福祉,需坚持“保护为先、创新为要、统筹为基”的原则。建议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各方力量,将苏州古镇打造为全国文旅融合标杆,助力“江南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建议人信息:

周建兴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体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18962111523

孙志永 苏州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联系电话:13706204020


上一条:关于苏州古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下一条:“大关工”聚力“大关爱” 助推关工委工作提质增效

关闭

Copyright©2018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西园路279号 | 邮编:215008


官微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