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创建为抓手,努力推进学校工会工作,着力构建“三聚焦三强化”特色高校工会服务体系,打造教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最可信赖的新时代“教工之家”。
二、重点举措
(一)聚焦党建,强化引领,在举旗铸魂中体现新担当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政治信念,对标先进,学习典型,激发工作热情。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上海四行仓库、盐城新西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好“学习强国”“党建网-党建在线”等学习平台,增强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力推动学习走深走实。
二是规范支部建设。结合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影《一山之隔》、党员教育微党课等,开展大讨论大反思大提升活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二十精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通过工会微信公众平台、工会网站等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及工会工作,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二)聚焦责任,强化担当,在增效赋能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加强党工共建,做到依法建会。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党建带工建”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实施党建带工建 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以全校党建推动全校工会有效覆盖、有效作为。
二是遵守党纪党规,做到依法管会。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依规执教,规范教师履职履责行为。带头遵守制度、坚持制度、落实制度,自觉结合“八项规定”、反“四风”和“两项法规”要求,从小事做起,不搞特殊化,规范言行。
三是注重阵地建设,做到依法履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教职工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破解工会工作中的难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工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推进“教工之家”建设,全校建立在职“教工之家”1个、离退休教工之家1个,为广大教职工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
四是强化法律意识,做到依法维权。推进工会法律援助机构实体化建设,与江苏政纬律师事务所、苏州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作成立2家法律工作室,为教工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宣讲等,充分发挥专业法律服务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通过“苏工惠”、微信公众号、赠送法律读本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提高教工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聚焦作风,强化服务,在固本培元中实现新提升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工会全面有序、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前提之一,也是工会“工作创新、服务创优”的有力保障。一是工会组织健全。全体教职工入会率为100%,共设13个分工会。工会组织能按期同步换届,配齐、配强工会干部。二是工作制度健全。工会有例会制度、会员评家制度、评先评优制度等,切实保障教代会代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广大教职工切实感到当家有权,做主有位。三是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工会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证书,工会经费独立建账,工会财务预决算、资产管理、经费审查制度健全,并能做到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四是规范建立档案。按照考核要求及时上传相关资料,更好服务学校、服务教职工。五是建家设施规范。按照“建家”活动要求,不断完善建家机制,建有规范的工会活动阵地,并逐年增加投入,逐步完善和提升阵地档次,让“家”的感觉浓郁温馨,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民主管理。不断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不断增强校务公开力度。加强教代会民主管理建设,做到“领导清白、群众明白”,有利于集中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力量,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维护学校的稳定局面。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要问题和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和建议。
三是开展走访慰问。开展送知识、送科普、送服务等进社区活动。宣传法律知识、宣讲工会职责,提高工会帮扶政策的知晓度。通过心理咨询、人文关怀、教师回报社会等活动,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暖心服务,提升满意度。开展慰问教职工活动,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为广大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和解难事,让他们感受到工会的温暖。
三、工作成效
近年来,学校工会影响力不断彰显。2人获评市劳模,1人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评苏州市最美劳动者,获评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苏州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等,工会工作经验在苏州市总工会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发表于《江苏教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