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2024年05月17日 06:32        点击:[]

5月10日上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苏力的带领下,我校23级风景园林1班和建设工程1班学生赴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参加以“和谐”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活动。

师生们首先参观了非物质文化艺术展,聆听宋锦技艺传承人、江苏省首个“丝绸(织造)技术大师李德喜先生创立“江南三织造”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上江南丝绸辉煌景象,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丝绸的魂丽与华美。随后,聆听缂丝织造技艺代表传承人蔡霞明女士讲述苏州缂丝业的历史沉浮,感受缂丝人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执着。同时,还聆听灯彩技艺汪丽秋女士讲述灯彩制作的“扎、糊、剪、绘”四大核心工艺,灯彩作品形象逼真、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随后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美术馆,欣赏华彬先生以动物为主角的绘画作品。在现场教学中,同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凝视、对话,并在学习通完成课堂讨论。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与《小王子》中的小狐狸对视和眼神交流,感受一条蛇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一头牛默默共情耕耘的反刍,并进行分组讨论。展览活动引发同学们感受动物的生命力和智慧,共同探索生活的真谛和意义,唤起大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珍视。

“数字媒体技术器材展”展现了前沿科技与创意的交汇。师生共同欣赏数字媒体艺术展,同学们纷纷尝试最新的媒体器材,学习其在电商直播领域的应用。展方的吴工程师了解到我们是来自农学院的师生,特地和我们介绍sony一键开拍团队和frstREC与中国供销社直播基地、苏北小镇直播基地的合作,将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商品带到全国观众的面前。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此次考察实践,是一场丰盛的江南传统文化、人与自然,数字新媒体艺术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综合体验。大学生走近非遗,对江南文化、苏州非遗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和敬仰,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信,进一步推动了苏州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撰稿:苏力;摄影:朱紫珊;审核:孙其勇)


上一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莅临我院交流座谈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传达学习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精神

关闭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西园路279号

邮编:215008

苏ICP备05015131号-1

官微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