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学院教学经验分享
教学方法:
(一)、七问递进——适用于每次课程教学
①做什么?教师使用展示法展示本次课程任务最终结果,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
②怎么做?教师引导行动方案,使用讨论法来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任务前后的变化以及项目实施的方案流程;
③准备好了吗?教师演示任务准备,使用演示法,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如软件界面调整、快捷键设置、素材的收集等;
④跟我做?为避免老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机械式学习方法,变更为教师引导、学生动脑的教学形式,即教师会根据每次教学任务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技术重点进行讲解并启发学生该技术点可以运用的地方,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掌握知识点的使用技巧及其使用范围。
⑤成功了吗?教师给出一定标准,指导学生使用自查法来让学生自行检验各自完成的成果,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自身问题,同时主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够用了吗?教师使用问题引导法来拓展制图时的一些小窍门、小技巧。这些技巧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⑦掌握了吗?教师布置课后任务,指导学生运用反复练习法来检验本次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形成阶梯式技能训练链——适用于整个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课程教学共设计了“引导训练、互动操作、同步实践、课外拓展、综合实训、技能鉴定、顶岗实习”七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环节,教学中侧重强化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突出知识重点、反复训练技能,提高实战能力,实践体系教学环节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从理解到综合运用。每个环节的要求与目标如下:
引导训练:通过对上一教学单元学习的知识的复习及考核,促进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所学绘图知识及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互动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对新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归纳,体验新知识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同步实践:互动操作完成后,让学生同步模仿完成类似的图像处理任务,当场消化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达到“会”的教学目标;
课外拓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课外拓展作业的实践,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辅导教师联系解决,达到“熟”的教学目标;
综合实训:是课程所有技能的综合训练与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鉴定:是课程所有技能的强化训练,提升图像处理操作速度,达到“快”的教学目标;
顶岗实习:是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的技能综合应用,达到岗位技能要求,提升职业技能,达到“美”的教学目标。
通过这七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图像处理技能得以逐步提高,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
通过“阶梯式”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实现图形绘制、图像处理技能的阶梯式上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教学手段:
①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够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大大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还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②在教学中引入教师自己主持参与的设计方案文本与往届优秀学生作业,通过优秀的设计文本让学生对实际工作中的设计工作具有感性认识,从而对之后的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③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方式组织课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的教学方法,互动性强,教学效果好;
④课后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教学视频网站,完全可以满足学生自学、远程学习的需要,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遇到难题,可以在QQ上向老师提问,形成网络互动教学。
教学课程:Photoshop图像处理
教学内容:项目六室外效果图制作,任务2 室外效果图后期制作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班级:景观设计1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室外效果图后期制作的流程
能力目标—掌握室外效果图后期制作的技巧
素质目标—养成室外效果图后期制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室外效果图后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已有的模型制作合适且美观的景观后期
解决办法:将本次课程分为四个子任务,引导学生个个击破,最终完成后期制作
教学方法:七问递进配合项目驱动
学习方法:通过目标教学分析景观后期与方案制作的关系,通过以往作品讨论方案制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方案总结制作经验。通过问答增强互动,引导学生有目标的吸收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2min)
2.案例导入分析(8min)
3.教师讲授及示范操作(20min)
4.学生上机操作(40min)
5.作业原型分析(8min)
6.作业布置(2min)
1.复习:上节课讲授室外彩色平面的制作手法,从平面如何转化为立体透视的效果,就是这节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
此过渡环节是七问递进中的第一问“做什么?”


2.案例导入分析:引入案例,展示最终任务效果,明确任务
展示:给学生展示我院代表中国政府设计并施工的第六届荷兰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中国园”设计方案
提问:向学生提问:“中国园”为何能在第一轮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并且很有可能最终获得金奖?
引导:通过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揭示本节内容:室内效果图后期制作
通过真实苏州园林的照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苏州园林的造景效果怎样用Photoshop模拟出来。
此环节是是七问递进中的第二问“怎么做?”
3.教师讲授及示范操作:讲解制作流程、讲解重要制作环节,带领学生运用真实图片进行引导分析,总结特点后,思考这些真实效果在Photoshop中如何进行提现。重点是带领学生分析室外植物的搭配、水体的制作、画面的纵深感的表现。
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真实照片的景象特点,再分析这些特点在Photoshop中使用何种命令可以模拟出来
此环节是是七问递进中的第三问“准备好吗?”以及第四问“跟我做?”环节。
4.学生上机操作:为了防止学生制作时没有方向性,将本课程分为4个子任务,引导学生个个进行击破,子任务一个个完成后,总任务也就完成了。
此环节是是七问递进中的第五问“成功了吗?”环节。
四个子任务:制作建筑环境、制作植物景观、制作水体景观、整体画面调整

原始模型


①制作建筑环境 ②制作植物景观


③制作水景景观 ④整体画面调整
5.作业原型分析:指导学生分析课后作业场景的性质,讨论合适场景后期配景制作。此环节是是七问递进中的第六问“够用了吗?”环节。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此环节是是七问递进中的第七问“掌握了吗?”环节。
园林工程学院督导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