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本信息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学院2023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3-29     [来源]:办公室(党办、院办、外办)      [浏览次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也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收官之年。学校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各项部署,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路径,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双高”收官为契机,在深化“三教”改革、推进“三全育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强化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组织巡讲团广泛开展宣讲巡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实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中心组巡学旁听,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加强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和专题研究,做好舆情管控工作。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加强师生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推动校内外媒体资源深度融合,围绕办学特色及育人成果加强媒体宣传报道,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文化精品工程,开展“一院一品一特”校园文化活动、“苏农人物”“苏农青年”寻访活动等,挖掘典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和广泛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争创省级教育新闻舆论工作表扬单位、省级教育信息工作表扬单位。

3.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狠抓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突出政治标准,突出实干实绩和群众公认,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实践锻炼,构建合理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和正向激励。统筹开展中层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各类队伍专门培训,强化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4.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标《新时代江苏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2021-2025年)》,做好党员发展、党员先进性评议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考核等工作。印发2023年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要点”,优化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考核指标,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质量,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实现“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做好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遴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创省级以上“标杆院系”、省级党建工作创新奖和国家级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培育单位。

5.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制定实施《廉洁苏农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贯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传导压实一岗双责,对高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专项监督,规范小微权力制约和监督,提高制度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纪律教育机制,增强党员干部纪法意识,筑牢廉洁思想防线,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推动廉洁学院、廉洁处室示范创建。优化履责记实,改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推进纪检监督信息化。聚焦双高攻坚,聚焦师生身边不正之风,一体推进纠“四风”树新风,有案必查,有责必问。编制《巡察工作规划(2023-2027)》,推动巡察向专发力,向深拓展,组织开展好本届党委首轮巡察。

6.做好统战群团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做好侨联、民族宗教等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工代会作用,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女职工委员会作用,筹备召开学校妇联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树立苏农巾帼建功典型。发挥好离退休党支部、关工委组织优势,协同提升育人实效。以召开学校第五次团代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建设和青年工作,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开展“三下乡”校友走访及建校116周年校友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校友工作与招生、就业、团学等相融合的工作模式。

二、聚焦“双高”建设主线,走好内涵发展之路

7.推动“双高”建设圆满收官。部署2023年度双高建设绩效考核和双高项目期满验收准备工作,开展“强优势、补短板”行动。严格落实“5331推进机制,聚焦园林工程类综合型职业技能赛训基地、全国园林工程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等重点建设任务,强化过程性督查与精细化管理,统筹推动“双高计划”“提质培优”“一校一策”等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总结中期绩效评价成功经验,锚定双高37项攻坚任务,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争取在终期验收中取得好成绩。认真分析第一轮“双高”建设成效和特色、竞争优势和短板,提前对照双高考核指标布局建设重点,结合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专业群组群方案,为新一轮双高专业群培育申报工作打好基础,力争2个专业群入选国家级双高专业群

8.培育苏农特色亮点项目案例。组织申报2023年部门特色亮点项目,做好项目汇编及年底考评工作。提前培育、谋划2023年度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校级特色亮点项目,从项目的创新做法、年度成效、辐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确定数个重点培育项目并持续打磨凝练,充分体现特色性、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形成具有苏农特色的典型案例,擦亮学校特色亮点,提升特色内涵质量。

9.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完善高职教育研究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培育服务学校高职教育研究团队,加大高水平研究项目孵化力度。聚焦职教热点和办学需要,加强经验总结和特色凝练,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1项。提前谋划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为下一轮申报做好准备。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对标对表各项指标、按时按质严格达标,高质量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建设工作。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开发职业体验课程,开展现代农业职业体验活动,建设省级中小学生体验中心2市级3个。

三、践行五育并举理念,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10.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思政课改革,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方法与评价方式打造沉浸式思政实境课堂,推动思想教育入脑入心,新增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引进思政相关专业背景博士1-2名,选派思政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进修培训,组织申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等重点项目,争取立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思政“示范课堂”1门,省级思政工作特色案例1个。全面落实“三个一”联系制度,强化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在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遴选“信仰公开课”,组织团干部参加江苏省团干部技能比武大赛,力争获得省级荣誉2

11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争创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校和试点院(系)、省级以上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高等职业院校二级院系德育特色案例。做好学生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政策,力争在全省资助绩效考核工作中获评优秀等次。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生活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下功夫。结合学雷锋实践教育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

12.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扎实推进123百团竞技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强农兴农 德技并修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更新专业技术技能清单,参考技能大赛赛程标准,开发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实训(赛程)标准,有序并优先建设满足学生技能提升和参赛需求的实训(竞赛)资源。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跨专业、跨班级、跨年级选择技能大赛课程和X证书课程,结合技能实训周开展技能大赛,筛选培育优秀种子选手,加强集中训练和指导服务,力争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以上、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以上

13.改进体育、美育、劳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设艺术类公选课,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以上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并获奖5项,力争荣获省级文艺竞赛荣誉5、入选省级以上美育典型案例1个。研究出台《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组织二级学院开发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凝练劳动教育典型案例3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以及数据采集工作,开好春季运动会,组建运动队备战学生体育竞赛,争取获省级体育竞赛奖项3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学生危机干预工作,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课程100%全覆盖,全年心理健康专项经费不低于12万元。加强校内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素质教育学分积点信息管理系统,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耕读课堂”“农耕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育人潜力。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4.启动教学数字化行动计划。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的智慧化转型升级,完成74门在线课程和20门云教材建设任务,力争出版新型教材15门以上,入选“十四五”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8省级教材7部。开展教室智慧化改造,全面建成校级专业群资源库,入选省级专业资源库1个,力争入选国家资源库1个。进一步强化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建设,加强省级4个高水平专业群和7个校级高水平重点专业建设,力争年度1+X证书”专业覆盖面达80%以上,通过率不低于90%,学生注册使用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比例达到98%。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争取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等7门。

15.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按照新修订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管理办法,合力推进加强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借助信息化手段,教管学管联动发力,提高人才培养时效性。积极备战2023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以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提早确定参赛目标和题目,做好教学团队与专家11辅导,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9项以上

16.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督导队伍,完成新一届督导员聘任,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全年实现校级督导员听课不少于600人次,二级学院(中心)督导和专任教师听课覆盖面不少于90%常态化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完善诊改平台,优化诊改诊断点,实现全体教职工、90%以上课程和学生参与诊改。高质量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和2024年质量年报编制工作。

17.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申报、培育与建设,深化与地方政府、知名企业、产业园区等合作,加快拓展合作对象数量,打造产教融合特色项目深化园区众筹班建设工作,加大吸引行企投入力度,完成实训基地资源等相关设备捐赠等2000万元以上。牵头建立苏州都市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长三角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创新联盟2职教集团,完成众筹班招生不低于170人等实体化要求的各项指标任务全面推进长三角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与联盟建设,做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的各项工作。

五、强化招生就业工作,把好进出两个关口

18.提升招生工作质量。完善招生工作机制,突显“全员招生”理念,创新招生宣传形式,全面提升生源质量。开展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调研,加强招生就业数据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联动。全年招生计划不低于3600人,录取率不低于92%,新生报到率不低于95%,省内招生规模及中职职教高考招生规模不低于去年,完成好教育厅下发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指标。力争新增现代职教体系高职本科4+0”“3+2项目各1个,新增优质中职生源基地4个、普高优质生源基地5个,确保中高职3+3项目招生计划不低于500人。

19.保障学生充分就业。全方位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万企进校园”等专项行动,举办各类校园招聘活动35场以上,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毕业生就业情况周报及日报制度,完善就业统计与评价工作机制,高标准完成初次就业率及年终就业率工作目标,力争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考核获A等次,力争毕业生满意度不低于98%,用人单位满意度不低于90%

20.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556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打造五融五促 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校地共育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完善课程资源,扩大创新创业培训覆盖面。选派创业教育教师参加省市级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线并进的导师队伍。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管理,统筹实施创新创业大赛服务项目,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水平。实现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度达省双高院校前列,力争获互联网+国赛金奖1省赛一等奖3,在2023年度“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中获省级荣誉3项。

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优质“双师”队伍

21.做好人才引培工作。做好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计划引进紧缺型专业博士10人左右硕士8人左右,引聘技术能手和江苏工匠等5人以上,建设5个大师工作室。推进高一层次的人才选拔和培育,完成20名校级教学名师、20名教坛新秀等各类人才的培育工作,新增“青蓝工程”高层次人才4省部级高层次团队1、江苏省产业教授4人,争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

22.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培育师德典型案例,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全年培训教师200以上,制订教师赴企业锻炼年度计划,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推动双师型教师比例实现新提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工作特色亮点和辅导员工作品牌力争在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

2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核定表,依据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做好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落实全员岗位聘用和管理,严格管理岗、工勤岗和其他专技岗的考核管理。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把教书育人作为核心内容,落实破“五唯”要求,将代表性成果评价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完善新修订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

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质效

24.构建有组织科研体系。启动实施学校《有组织科研“六项工程”三年行动方案》,以学校特色花卉、应时果蔬等优势学科为基础,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围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与关键技术研发、数字农业与智能装备创新与应用等重点研究领域,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启动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研发等有组织科研工程,组建科研创新团队15个,新增省级以上高水平科研团队1个。

25.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各级各类科研院所、学术研究机构、科技主管部门的交流合作,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加强江苏省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常绿果树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重要项目开展重点资助,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26.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体制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做好校外科技示范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培树“十百千万”产业富民兴村科技为农品牌,建立校外科技示范基地1-2个、成果转化基地1-2个,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5200万元以上、成果转化总金额80万元以上。积极申报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或老年大学示范校,开展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2000人日加强与地方政府、经济组织等合作,力争完成各类社会培训达到60000人日。对接中华职业教育社做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联盟成立大会筹备工作,承担联盟成立后的日常运行工作。

八、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开放办学格局

27.建好海外职教平台建好印尼郑和农学院,将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中刚地方农业远程科教服务中心(郑和中心)建设,创新海外职教援助模式。继续组织开展“一带一路”国家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满意度。

28.加强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招生网、国际学生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打造留学生管理数字化资源,提升留学生招生与培养信息化水平。完善留学生招生宣传方案,提升留学生招生工作成效,重点布局印度尼西亚、刚果(布)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自费外国留学生(含未入境在籍留学生)数量达70,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29.广泛开展国际校际合作。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新增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国外高校5所,开展线上+线下国际交流活动25场次。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做好国际职业技能资质证书培训考证和国际化竞赛组织工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培养学生30以上,校企合作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境外培养学生150以上。推进江苏省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工作,为走出去企业搭建好平台,帮助走出去企业提升海外影响力。

九、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30.加强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坚持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财政教育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达到92%。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科学构建绩效目标-指标-标准体系,有效打通财务、业务、绩效信息基础数据。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管理审计围绕双高建设经费使用、非学历教育和招标采购管理等开展专项审计。健全完善审计委员会会议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做好巡察审计工作,依规依法开展审计监督。按照教育厅部署要求,稳妥有序做好我校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工作。

31.规范国有资产及校属企业管理。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以及学校国有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对全校资产开展清查与盘点,完成固定资产报废工作,规范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100%入库。根据国家和省教育厅要求,按照学校校属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校属企业改革,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32.强化办学条件支撑。优化图书资源结构,采购纸质、电子图书2万册,加强江南园林特色资源建设。推进双千兆网络在全校区实现90%覆盖,校园局域网进行改造升级。做好一数一源校本数据资产梳理工作,建成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通过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验收工作,高质量建成全国信息化标杆校。做好东山校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下半年正式开工。推进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确保项目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做好教工餐厅、学生食堂一部迁至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暑期校舍维修等一批民生工程。

33.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推进“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校园综合治理。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部署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宣传教育,举办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对校园重点要害部位进行消防日巡查和安全隐患的检查、排查,落实消防安全防范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落实《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提升师生法治素养。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普法网在线学习,争取总参与率达100%

下一条:学院2022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