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5月16日,智慧农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4名骨干教师赴苏州亿达飞翔、欧梯恩智能科技开展调研,围绕人才培养、岗位需求及技术应用展开深度交流,为高职学生就业与专业建设开拓新思路。
解构产业需求,明确培养方向
在亿达飞翔调研会上,项目部程经理详解物联网项目全流程,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运维的产业一线逻辑,为学院将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强化实践课程提供参考。人力资源部黄经理聚焦岗位体系,针对高职生特点,明确技术支持工程师、初级硬件工程师等适配岗位,强调 “实践导向”的职业路径 —— 这些岗位既是学生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快速融入职场的“传送带”。校企双方拟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研发协同等领域合作,打通“教学 — 实践 — 就业”闭环。
对接智能农业场景,拓展合作空间
欧梯恩智能科技分享了智能传感器、农业物联网方案在精准种植中的创新应用。双方就“技术教育化”展开研讨,计划联合开发数据采集、设备运维等模块化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数据,模拟农业生产场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同步释放十几个技术支持、初级开发等岗位,为学生提供从实习到就业的全流程通道。
构建产教共同体,培育 “适岗型” 人才
此次调研厘清了专业建设方向:学院将联合企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岗课赛证”融合,强化“懂农业、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本次调研不仅拓展了学生就业岗位,更推动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体系。未来,三方将在智能农业物联网领域构建合作共同体,为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升级、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探索新路径。(撰稿:卓清琪;摄影:过琦芳;审核:孙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