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三届全国鸢尾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市召开。在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所长夏宜平教授主持的开幕式上,余杭区良渚街道党工委书记斯建刚致欢迎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会长刘青林在致辞中,希望与会者团结一致,努力拓展鸢尾的文化、学术和产业影响力,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园林科研所、浙江湖畔湿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市余杭区鸢韵湿地生态研究所主办。100多位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浙江、湖南、云南、江苏等省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鸢尾与水生态”主题,通过精彩的报告,剖析国内外鸢尾研究和产业发展现状,探讨鸢尾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交流鸢尾新品种、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经验,为我国鸢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期间还举办沙龙交流和参观考察活动。
我校朱旭东教授就引进的‘维纳斯’、‘梅布尔’等四个谷鸢尾品种,在苏州地区室内外的栽培技术和不同时段表现性状及景观效果评价分享,意在为后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鸢尾属植物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花型奇异、花朵硕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萱草、玉簪并列为国际公认的三大宿根花卉。我国鸢尾属植物不仅种质资源丰富,而且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用途广泛。但产业化发展,花文化挖掘等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全国相关的高等院校、科企单位,搭建紧密对接、联合协作,项目攻关、学术文化交流和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鸢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