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NEWS
 >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新华日报:“以赛促学”提升农业职教含金量

来源: 宣传部 时间: 2018-12-07 09:58:58

    点击查看》》

11月28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的“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常州落下帷幕。在这场历时八个多月、吸引省内142所高校19.2余万名学生参与的比赛中,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学生周喆凭借《做智慧农业的守望者》项目脱颖而出,最终拿下大赛总冠军,其指导老师丁小晏也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各类专业学术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为提升学校教学含金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开辟重要路径。

“通过大赛的历练,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技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强化教师教学水平,让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是新形势下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力保障。”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陆介绍,5年来,学校师生在全国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全国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教学成果奖8项;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先后扶持和孵化近百个学生创业项目和团队,涌现了一批创业成功案例和典型,多个创业项目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荣获全国职业学校“挑战杯”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挑战杯特等奖和金奖3项,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课程,苏州农职院设立一整套赛事培训流程和方案。“我们首先通过每年定期在校内举办技能大赛,选拔出优秀学生,再组织学生参加集训,由学院专业教师团队参与指导,并推荐至省赛,在有序的训练和比赛中,让学生逐步提升研究能力和技能。”苏州农学院教务处处长尤伟忠介绍。

今年8月,苏州农职院师生团队凭借“智能景观水修复系统”项目,获得2018“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而能够有机会站上“国家赛”领奖台,正是校、企、师、生多方合作努力的结果。

“我们在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时发现,传统的水修复系统主要以浮床栽种植物的形式,但这种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植物在秋冬季节大量死亡,无法发挥净化功能。于是我们回校后,把这个问题和专业老师进行探讨,萌发了项目的创意。”团队成员之一、该校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刘楹楹介绍,在专业老师的参与下,团队从废水中提炼出一种特殊生物菌,继而研发出“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并以物联网的形式,开发出一款智能浮床,浮床可以实时在线检测水体的浊度、总氮、总磷等指标,并根据污染程度自动释放絮凝剂,不受季节、位置限制,实现水污染精准治理。

“项目本身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职业院校师生通过相互合作,变革专业技术教学模式的趋势。”该项目指导老师朱文婷认为,“以赛促学”实质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比赛团队的组建,以类似于“项目制”或者“合伙人制”的形式,老师和学生实现了“对等”关系,交流更加细致,更利于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的现实应用。

除了学术型、技能型比赛,创新创业类比赛也成为该院提升学生竞争力的一个“试验田”。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苏州农职院致力于营造“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良好氛围。

“参加职业规划大赛不是凭空去想象未来要做什么,而是要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做出详细规划。在学院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通过在相城科技园和无锡先锋家庭农场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了解物联网这个专业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流程,这对于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帮助。”谈到拔得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头筹”的感受时,周喆深有体会地说。

“学院每年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月、创业指导活动月两项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技巧讲座、企业资深HR传授面试技巧讲座。学院每年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计划大赛,今年还举办了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学院招生与就业创业处处长刘海明介绍,通过办节办赛,学院邀请政府、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就大学生创业政策、财务法务、市场营销、职场礼仪、商务谈判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外部资源的嫁接,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市场、政策动向,也让教学方向更加明确。 盛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