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江南,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老苏州更是受尽造化恩宠,既有自然山水的清新秀美,又有悠久历史深厚的人文积淀,城里城外,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一、真山真水的自然风光
(一)虎丘
位于苏州城外西北隅,原名“海涌山”。相传吴王阖闾死后埋葬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蹲伏于山顶,虎丘因此得名。虎丘虽然海拔只有34.3米,但平地拔起,既有悬崖绝壁,又有深壑幽泉,林木森森,气象万千,加上春秋吴国至今2500多年的历史人文积淀,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试剑石、剑池、西施井、憨憨井、二仙亭、真娘墓、“天下第三泉”等众多遗迹都有着大量的文人题咏和传说故事。虎丘从东晋起便建有寺庙,至今还留有二山门、断梁殿等建筑,山顶留有大殿柱础。五代古塔——云岩寺塔,虽然塔身倾斜但却千年不倒,为古城标志之一。
(二)穹窿山
地处苏州城西20公里,为苏州最高山。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曾在此隐居并完成了《孙子兵法》。山上还有汉代文学家朱买臣勤学苦读的“读书台”、乾隆御道等遗迹。山颠大茅、二茅、三茅三峰,以及东汉时始建的上真观,都是祀道教神仙三茅真君的。从南朝起,山上先后兴建了积翠庵、海云庵、穹窿禅寺、拈花禅院、宁邦寺、白马禅寺等众多佛教寺院。
(三)灵岩山
位于木渎镇西北,因山上多奇石状如灵芝而得名。春秋时吴王夫差在此建“馆娃宫”供西施居住,留下了采香泾、脂粉塘、画船嵝(lǒu)等地名,尚有吴王井、梳妆台、玩花池、玩月池、响屧(xiè)廊等与西施有关的遗迹。东晋时山上开始建寺,但经历多次损建,到近代只剩下初建于南宋的砖塔。现山上的殿宇楼阁为近年重建。
(四)上方山
位于苏州市区西南郊4公里处,与石湖形成山水相依、风景如画的田园胜景,吴越古城墙等春秋遗迹。山上有楞伽寺、宝积寺、治平寺三座古寺;山顶楞伽寺塔初建于608年,今天保存下来的塔身结构基本为宋代风貌。
(五)天平山
位于苏州城西15公里处,因群峰拱揖,给人“与天齐平”之感,故名。天平山以奇石、清泉、古枫著称。泉为白云泉,石有“万笏朝天”奇观,枫为山下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营建的“天平山庄”古枫,加上近年增植的大量枫树,现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六)太湖
古称震泽,又名具区,水面面积3.6万顷,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分属苏州、无锡和湖州,其中苏州境内的水面占其75%。湖中的西洞庭山(又称洞庭西山,俗称西山)为我国淡水湖中最大岛屿,岛上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古迹丰富,同时还是枇杷、杨梅、红橘、茶叶的著名产地。全长4308米、通体洁白的太湖大桥似三段玉带浮在湖面;位于大桥东端的太湖公园具有独特的湖畔生态景观。北岸的东洞庭山(又称洞庭东山,俗称东山)三面环水,风光秀丽,盛产碧螺春茶、白沙枇杷、太湖莼菜,镇上的雕花楼远近闻名。
(七)石湖
位于苏州西南6公里处,水面面积3.6平方公里,兼具自然与山水田园之美,是苏州著名风景区。北岸行春、越城两座古桥首尾相接,为石湖一景,旧时苏州还有“八月十八游石湖,看行春桥下串月”的风俗。石湖的人文历史悠久,有春秋吴越相争开凿的越来溪、拜郊台、鱼城、苦酒城等遗迹。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曾在此营建“石湖别墅”,并有大量诗文歌咏石湖山水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雨中石湖烟水迷蒙,诗情画意不输西湖。
(八)金鸡湖
位于苏州东部工业园区,面积7.4平方公里,是太湖的支脉。传说古时候有金鸡飞落湖中满载稻谷的小船啄食,飞走时抛洒下漫天的种子——芡食,金鸡湖由此得名。金鸡湖是国内最大的内城湖泊,沿湖打造的城市景观已获得国家5A级风景区认证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九)阳澄湖
位于苏州东北市郊,面积120平方公里。阳澄湖水质清澈,清水大闸蟹享誉全球。位于湖中心的莲花岛,岛上只可走人不能行车,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南岸的阳澄湖半岛三面环湖,风景优美,目前正被打造成集高端养生养老、精品会议和主题度假酒店、主题文化娱乐、特色商业、生态农业、生态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旅游度假胜地。
(十)澹台湖
位于吴中区,因孔子弟子、鲁国人澹台灭明曾在此结庐修学而得名。澹台湖水面广阔,碧波荡漾,京杭大运河从湖边经过并与湖相交,从隋唐起便是漕运的重要必经地,今天满载货物的船队依然接连不断,一派繁忙景象。唐代为解决漕船过湖拉纤而建的宝带桥似一条玉带横卧湖面,成为湖上最美的风景。
(十一)淀山湖
位于苏州昆山市与上海青浦区之间,面积62平方公里,为黄浦江源头。淀山湖集传统水乡风貌与现代时尚气息于一身,沿湖有水乡古镇朱家角、大观园、太阳岛、陈云纪念馆等国家4A级景区,以及环湖步道、乡村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观光、休闲设施。
(十二)同里湖
位于吴江市同里镇,面积4平方公里。湖中小岛罗星洲,因周围芦丛形似罗星而得名。岛上树木葱笼,集园林、寺庙于一身,尤以烟雨景观见胜,“罗星听雨”久负盛名。
二、大隐于市的古典园林
苏州有着“园林城市”的美誉,闻名中国的“四大名园”有两座在苏州——拙政园和留园。苏州私家造园始于东晋,明清高峰时城里城外园林多达260多座,保存至今仍有60余座,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艺圃、退思园、狮子林、藕园九座园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作为宋、元、明、清园林代表的苏州四大名园:
(一)沧浪亭
位于人民路南三元坊,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由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建造,园名来自屈原《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水清,可以用来洗帽带;沧浪水浊,可以用来洗脚)。沧浪亭最大特点是利用自然溪水造景,水在园外。园中有宋代堆叠的假山“真山林”,山上藤蔓丛生,古木参天,山顶凉亭也叫“沧浪亭”,亭柱上镌刻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下联分别取自不同的诗却音韵和谐,意境浑成。园中建筑大多为清代重建,主厅“五百名贤祠”中供奉着496位地方名贤,多块康熙、乾隆御碑显示着沧浪亭的悠久历史和崇高地位。
(二)狮子林
位于园林路,占地1万平方米。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由维则禅师的弟子为他筹资修建。“狮子林”的园名充满佛教意味:狮子是佛教神兽,“林”指佛教寺院。今天狮子林的面貌主要是民国初年贝氏家族修复扩建后保留下来的,燕誉堂、指柏轩、问梅阁等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园内有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狮子林号称“假山王国”,园中的假山多种多样且构造奇巧,中部大假山尤其深得乾隆喜爱,其御笔书写的“真趣”二字现悬挂在真趣亭中。
(三)拙政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江南私家园林典范。位于古城区娄门内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园名含义为“我是官场上的笨拙之人,只能把种树浇菜当成我的’政事’”。拙政园由明代大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征明设计,园景蕴含中国山水画画理,趣味高雅,意境深远,建成即名满天下。因拙政园在王献臣死后归三家所有各自流传,因此今天的拙政园园景也呈献三种风格:东部是一派田园风光;中部山水、花木、建筑完美统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西部建筑精美,山光水影,移步换景。拙政园的造园手法(如借景、引景)和众多景点(如小飞虹、香洲、梧竹幽居、波形水廊等)都被作为造园范本,不断被借鉴和模仿。
(四)留园
位于阊门外留园路,面积2.33万平方米。明朝万历年间曾任太仆寺少卿的徐泰时始建,建成时有东西两个花园,东园(今天的留园)以雅致精美闻名,更有北宋花石纲遗物瑞云峰作为镇园之宝(现位于苏州十中),是今天留园的前身。乾隆年间的园主刘恕、同治时期的园主盛康都曾对留园作过大量修葺增建,留下了“留园一十二峰”、“冠云三峰”等奇石,以及五峰仙馆、林泉耆宿之馆、冠云楼等精美建筑。盛康还将刘恕时期的“涵碧山庄”改成了“留园”,使得园名内涵更为丰富。今天的留园,中部以山水胜,东部以精美的建筑、复杂巧妙的空间处理手法闻名,西部充满田园山林野趣。
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园林:
(五)网师园
位于十全街阔家头巷,南宋始建,清乾隆时重建。网师园面积仅8亩,但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精致绝伦,被誉为“小园极则”。其园中之园“殿春簃”更于1986年被复制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是苏州园林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六)艺圃
位于金门外文衙弄5号,面积5亩,明嘉靖年间始建,文征明曾孙文震孟为园主时名为“药圃”,清代更名为艺圃。园中“乳鱼亭”为明代遗存,延光阁为苏州园林中最大水阁。
(七)环秀山庄
位于景德路262号苏州刺绣研究所内,建于清代,占地仅3亩,以山景为主,园中由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堆叠的湖石大假山气势非凡。
(八)耦园
位于仓街小新桥巷,建于1874年。园主夫妻俱有才,园名中的“耦”通“偶”,含有“成双”、“夫妻相偕归隐”之意。耦园一宅两园的布局十分独特,园中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厚古朴,极负盛名。
(九)退思园
位于同里古镇,园名取“进思报国,退思补过”之意,表达园主砥砺自身、报效国家的志向。退思园面积虽小但景观设计独具匠心,所有建筑均临水而建却十分巧妙自然,故被称为“贴水园”。
三、名扬四海的寺庙道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描述了南朝佛教大兴、佛寺遍地的盛况。苏州作为江南古都,佛教道教的传播历来十分兴盛,城里城外古刹名观众多,香客络绎。
(一)玄妙观
位于苏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初名“真庆道院”,自建成以来得到历朝皇帝的重视和扶植,是江南最显要的道观之一。1295年元成宗下诏名“玄妙观”,又称“元妙观”。玄妙观的建筑规格很高且气势恢弘,观中的三清殿建于南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内有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石刻像,上有唐玄宗撰文、颜真卿书写的赞语。玄妙观一直香火兴盛,带动周边形成了繁荣的街市——观前街。
(二)寒山寺
位于阊门以西大运河畔的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初名“妙丽普明塔院”,相传寒山、拾得两位高僧曾在寺中住持,所以又名寒山寺。唐朝落第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得寒山寺千古留名,妇孺皆知。寺中碑廊珍藏有文征明、俞樾、刘海粟等八位古今大家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残片),还有岳飞、唐寅、康有为等名家碑刻。寒山寺中原有唐代古钟一口,20世纪初被日本人掳走,今天钟楼里悬挂的大钟铸造于1906年,大雄宝殿里还有一口日本人赔偿的仿唐“青铜乳头钟”。2007年铸造的108吨巨钟和16.9米《枫桥夜泊》双面诗碑均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西园寺
位于枫桥路下津桥东,全名“剌造戒幢律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初名归元寺。留园主人徐泰时建有东园(今天的留园)西园两处园林,后西园被其子舍建为“复古归元寺”;1635年改名戒幢律寺,但苏州人习惯称其为“西园寺”。寺内的香樟木雕千手观音、泥塑五百罗汉像极负盛名。花园(曾经的徐氏西园)水木明瑟、清静雅洁,是喧闹都市中难得的净地。
(四)重元寺
历史上的重元寺位于唯亭镇草鞋山附近,始建于距今1500多年的梁武帝天监二年,一度香火极盛,是著名的禅宗寺庙。今天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的重元寺为近年重建,占地三百余亩,殿堂宏伟壮丽,以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圣像和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海岛观音群雕为特色。
(五)灵岩寺
位于苏州西南郊15公里的木渎镇灵岩山,是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东晋末年初建时名为崇报寺,唐朝始称灵岩寺并沿用至今。寺内有建于南宋的多宝佛塔(今称灵岩寺塔),由于塔身上的木构部分被烧毁,只剩下砖壁套筒,因此被称为“空心塔”。
(六)云岩寺
初建于公元327年,以“寺内藏山,山寺合一”而闻名。山腰的断梁殿为元代所建,体现了极为高超的建筑技艺。山顶的云岩寺塔(即虎丘塔)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五代古塔,因地基沉降形成近3度的倾斜,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塔中曾经出土过大量珍贵文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古城苏州的标志之一。
(七)报恩寺
位于人民路1918号,俗称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始建于距今1700多年的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相传为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寺中有苏州最大古塔北寺塔,通高76米,登临可俯瞰全城。
(八)定慧寺
位于定慧寺巷34号,初建于唐咸通年间,现存清代山门、天王殿、大殿、双塔等建筑。其中双塔为两座唐代砖塔,因塔为兄弟二人所建,且建筑形式一模一样,因此又叫“兄弟塔”或“姑嫂塔”。
(九)城隍庙
于景德路94号,初建于宋代,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庙里的工字殿为明代建筑,其工字形布局颇具特色;《三横四直图》碑为清嘉靖二年所立,是研究苏州城市建设的重要史料。
(十)文庙
位于人民路667号,为北宋名臣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所在地,其庙(文庙)学(府学)合一的格局和建制为全国首创并为各地仿效;明清两代规模最盛,有江南学府之冠的美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见证历史的古老城门
当年吴王阖闾为强国富民,命人建造新都城,于是伍子胥“相土尝水,像天法地”,选址今天苏州所在地建造了周长47里的阖闾大城。城里采取三纵三横的“双棋盘”格局,城周环绕护城河,并设阊门、胥门、盘门、蛇门、娄门、匠门、齐门和平门八座水陆城门以象天地。后来又相继建造过葑门、赤门等城门,宋代平江图上还能清晰地看到阊、盘、葑、娄、齐五座水陆城门。进入21世纪时,完整保留了水陆城门的只有盘门,近年恢复重建了阊门、胥门、娄门、相门(原匠门)、平门的陆城门,齐门仅留下了地名,蛇门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了。
(一)盘门
位于苏州古城西南转角处,初建时曾刻木作蟠龙以镇慑南面的越国,因此称“蟠门”;又有“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的说法。盘门由水陆两座城门组成,陆门由两重城门与城墙围合成“口”字形瓮城以增强防御,水门设有水闸和栅门,起到防御敌人和防洪泄洪的双重作用。今天盘门景区内还有孙权初建、北宋重建的瑞光塔,距今已逾千年。盘门外的吴门桥为1084年初建,1872年重建,是苏州最高的高拱驼桥。
(二)阊门与山塘街
阊门位于苏州古城西面,其意为“通阊阖之风”;因阖闾怀有西破楚国之心,又叫“破楚门”,吴军伐楚时经此门进出。阊门是苏州历史悠久的商业中心。隋朝大运河开通以来,就因地利成为南北交通、经贸往来的枢纽,有“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苏州财货莫盛于阊门”之说。
山塘街是阊门繁华的最好证明。山塘街西起虎丘,东止石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作苏州刺史时,组织民众疏浚山塘河,以河泥加固堤岸形成(山塘街因此又叫“白公堤”)。宋代民歌中便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有山塘”的美誉。明清时期的山塘街更是客商云集、货物辐凑,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的长卷《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详细描绘了山塘街店铺林立、会馆众多、人流如织的盛况。
(三)胥门
位于城西万年桥南,因正对城外的姑胥山而得名。宋元以后为防太湖水倒灌,胥门的水城门被封闭,仅留下陆城门。现存城门为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苏州百姓认为胥门的得名是为纪念伍子胥。相传当年伍子胥因多次直言进谏惹怒夫差,被赐剑自刎,临死前他要求将自己的双眼挖出挂在胥门之上,以亲眼目睹越人由此攻入姑苏。恼羞成怒的夫差命人将他的尸首装进皮袋抛入江中,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后被城西民众捞起安葬。伍子胥被抛尸的江就叫胥江,百姓打捞其尸首处便是胥口。今天胥门外矗立着伍子胥塑像,继续守护着姑苏城。
(四)蛇门
位于苏州城东南隅,方位属蛇。吴国宿敌越国位于巳位属蛇,于是吴人造蛇门,门上刻木蛇,以镇东南的越国。
(五)匠门
干将、莫邪等吴国工匠聚集铸剑之处,原名干将名,简称“将门”,后逐渐演变成匠门,北宋时被填塞,1936年重建并改称“相门”,建国后被拆除,近年又重建起来。
(六)齐门
位于苏州城北,古称望齐门。因阖闾打败齐国后以齐景公女儿为人质并娶为太子妻。齐女思念故国成疾,吴王于是修筑齐门,使她能够登上城门,北望故国。
(七)平门
位于苏州城北。因吴国北有强国齐,“平齐”乃吴王宏愿,故将此门命名为平门。后伍子胥率军平定齐国,出征和凯旋均通过此门。
(八)娄门
原名疁(liú)门,汉代王莽篡权时改为娄门。娄门的水陆城门各有外、中、内三重,1948年拆除了外城、中城及内城门上的城楼,1958年又拆除了内城门和水门。近年恢复重建了陆城门。
(九)葑门
位于苏州城东,因周围多水塘,盛产葑(茭白)而得名。传说越国攻吴时,伍五胥显灵以怒涛荡开城垣而成。1936年门楼被拆除,50年代初城门也被拆除,直到近年才得以恢复。
(十)金门
位于苏州城西,以古金阊亭而得名。建于1931年的金门借鉴了凯旋门的设计,由一大二小三座拱门并列组成,上端雉堞仿欧洲古城堡风格,中门通车,两侧行人,是苏州唯一中西合璧式的城门。
五、旧街老巷古井古桥
苏州古城悠久的历史也镌刻在城中的街巷、古桥、古井上。
(一)街巷
古城中街巷的命名方式,往往揭示着历史。
以人为名的如干将路、莫邪路、伍子胥弄、专诸巷、文丞相弄、侍其巷、潘儒巷……
与历史事件有关的有泰让巷、临顿路、锦帆路、剪金桥巷、桐芳巷……
以唐宋元明清大家姓氏为名的:叶家巷、唐家巷、丁家巷、管家巷……
与曾经兴盛的行业有关的:西美巷(西米巷之讹,过去米市所在)、东善长巷、西善长巷(原为“船厂”,因吴语“船厂”与“善长”相近演化而来)、果子巷(果子行的误读)、宋仙洲巷(宋筅帚巷的误读)…
也有很多街巷因历史人物而闻名,如唐伯虎曾经居住过的桃花坞,沈德潜旧居所在的阔家头巷,清末状元、四国公使洪钧与名妓赛金花居住过的山塘街……
(二)古井
井曾经是苏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也是过去市民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充满市井生活气息。建国初,苏州城里仍有井3万余口。随着旧城改造、街巷变迁,许多古井都已消失或废弃,今天剩下来并仍在使用的大约还有1500多口。苏州水井有公井也有私井,以瓦、砖、泥等砌成,多数为单眼井,也有双眼(如玄妙观怀德泉、羊王庙长寿泉、虎丘陈公井等),或三眼泉(如永定寺弄公井、汤家巷35号井、皮市街公井等),甚至还有四眼泉(如天库前源源泉、韩衙庄公井等)。井上通常都覆盖着由青石、武康石、黄石或花岗石砌成的井圈,造型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鼓形、瓠(hù)瓜形等。井圈上往往留着人们汲水时井绳拉出来的深深槽印,就象岁月留下的足迹,诉说着苏州人的智巧、勤劳和坚韧。
(三)古桥
苏州是著名的水城,也是桥的故乡。“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由白居易的诗中可知苏州在唐代就有桥近四百座,今天仍以每平方公里15座桥的密度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纪录。这些桥形式多样,有拱桥、平桥、廊桥等多种造型,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高大雄伟,有的古拙质朴,有的精致细腻。由于年代久远,大都充满了故事。位于十全街附近的乌鹊桥因为吴王在这里建乌鹊馆而得名,是苏州最古老的桥;位于吴中区长桥镇的宝带桥初建于唐代,317米的长度当之无愧于苏州最长的桥,桥下53个桥拱倒映水中似一串明月,为中国四大名桥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葑门的觅渡桥始建于元代,是一位叫敬修的僧人因不堪渡口船家欺凌,化缘所建,堪称最有爱心的桥;位于寒山寺外的枫桥,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千古留名,称得上苏州最有名的桥……
六、田园诗画的水乡古镇
当众多江南古镇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掉传统水乡面貌的时候,少数乡镇因道路不通,交通不便,发展缓慢而变化不大。这些相对闭塞落后的乡镇,在不经意间却把江南古镇的传统风貌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向往的梦里水乡。
(一)甪直
地处苏州城东南25公里。古镇较好地保存了古刹古塑、唐墓宋桥、明清宅院等古迹和遗存,以及老街小巷、粉墙黛瓦、条石驳岸、小桥流水等水乡格局和吴地民风民俗,为江苏省两个全镇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之一(另一个是周庄)。镇上有阖闾离宫、夫差别宫等遗迹。甪直人文荟萃、艺术繁荣,陆龟蒙、罗隐、赵子昂等文化名人曾在此长期居住并写下大量诗文,留下斗鸭池、清风亭等古迹;近代教育家叶圣陶曾在此任教,镇上万成恒米行为《多收了三五斗》中万盛米行的原型。始建于南朝的保圣寺内的塑壁罗汉为唐代珍品,极为罕见。
(二)周庄
地处上海市青浦区和苏州吴江、昆山交界处,旧名“贞丰里”,北宋始称“周庄”。元明之际,富豪沈万三家的发达促成了周庄的繁荣,清代更成为江南大镇。进入近代周庄逐渐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旅美画家陈逸飞描绘周庄双桥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在美国引起轰动,周庄重新被世界认识并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周庄的布局极具江南水乡特色,以井字形河道为骨架,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其间分布众多古迹,其中沈万三故居——沈厅最吸引游人兴趣,此外陈逸飞画中的双桥也是游客必到之处。
(三)同里
位于苏州东南吴江境内,五湖环抱,水陆交通便利。古时名“富土”,隋时为避重税,将“富土”二字拆开重组为“同里”并沿袭至今。有着“东方小威尼斯”之称的同里,多明清建筑,多水巷小桥,多名人志士。镇内有明清园宅38处(其中退思园被列为“世遗”),寺观祠宇47座,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同里教育发达,南宋至清末共出进士、举人135名(其中1人中状元),造园名家计成,近代南社创始人陈去病、国学大师金松岑、小说家范烟桥、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等各领域大家均出自同里。
(四)木渎
风光秀丽,物产丰饶的木渎位于苏州城西的太湖之滨。当年夫差败越,勾践献西施于吴王并得夫差专宠,为其修建宫室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因此得名。作为太湖门户,明清时期木渎即是苏州城西最繁华的商埠。《盛世滋生图》中一半篇幅都是画的木渎;乾隆六南巡都在此停留。木渎人文荟萃,自北宋至清末,状元、榜眼、进士、举人代有人才,其中范仲淹、沈德潜等对当时及后世都影响深远。木渎是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现存私家园林10余处,诗人沈德潜故居严家花园、名士徐士元故宅虹饮山房、清代木渎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都极负盛名。
(五)锦溪
位于昆山市,与上海青浦区接壤。“锦溪”本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因其在晨辉夕照中满溪跃金,灿若锦带,因此得名。锦溪春秋时即有人聚居,镇上有顾恺之墓、陈妃水冢、神通道院、文昌阁、莲池禅院等古迹,还有国内独家的古砖瓦博物馆。锦溪五湖环抱,水质纯净,盛产绿色农产品和水产品,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引人驻足。
七、时尚摩登的现代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1994年由中国新加坡合作建立。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面积已由当初的88平方公里扩大到288平方公里。园区汇集了来自全球的近千家企业,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有91家,常年工作、生活在其中的外国人多达数万。今天园区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工业”,而是金融、购物、美食、观光、娱乐和人居的天堂。被称为“洋苏州”的园区处处透着国际范,与“老苏州”的古典优雅形成强烈对比,共同组成苏州这幅无与伦比的“双面绣”。
(一)人居
园区集中了苏州90%以上的高楼,环球188、东方之门等摩天大楼不断刷新着苏州高层建筑的记录。洋溢着时代气息的公寓楼、充满异国情调的住宅区比比皆是。豪华的星级宾馆、舒适整洁的快捷酒店满足着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观光
如果说湖光山色、诗情画意是以太湖为代表的苏州自然风光写照,那么时尚、摩登、现代就是金鸡湖引领的园区城市风光缩影。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的金鸡湖,按照“园区即景区、商务即旅游”的理念打造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湖西的湖滨新天地是休闲和水上运动的好去处,周末夜晚的水幕电影更喧闹热烈、活力四射。南岸的李公堤,建筑是传统的苏式黑白灰,其间点缀廊桥、凉亭、假山,似婉约舒缓的江南小调;入夜则灯火通明流光溢彩愰若十里洋场。湖东摩天轮公园的欧式城堡、小溪、吊桥使整个公园充满神秘和探险乐趣,高达120米的水上摩天轮堪称全球最大。圆融时代广场建筑风格时尚前卫动感十足,夜晚的璀璨华灯中,500米巨型天幕光影流动仿佛置身未来世界。静谧优雅的月光码头像一弯新月浮在湖边,纯正欧式风格的建筑带着浓郁的浪漫气息。文化艺术中心外观像一把打开的巨型扇子,清新雅致而又气势磅礴,夜晚变幻的灯光更把它装点得如梦似幻。金鸡湖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5A景区,夜景更是入选全国十佳。
(三)购物
作为苏州潮流前站,园区早已抢过观前街的风头,成为苏城新的购物中心。久光百货聚集了国际国内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线品牌,时尚舞台则汇聚了国内外大小品牌的奥特莱斯(折扣店);印象城、邻瑞广场、圆融购物中心、美好广场等Shopping Mall里,大量的国际快时尚品牌以直接来自欧美秀场的设计、每周上新的速度和敢与淘宝竞争的价格,吸引着追逐潮流的年轻人。此外各个邻里中心也是购物的好去处,个性化的时装、饰物、家居用品、运动装备和器械应有尽有。技术宅们也有自己的购物节。每年在金鸡湖东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eMEX(电子信息博览会)集中展示来自全球的最新信息技术、最IN数码产品,让时尚达人和数码GEEK们尽情狂欢。
(四)美食
园区的国际化,体现在口味的国际化。日本寿司、韩国烤肉、印度咖哩、泰国冬荫功汤、新加坡肉骨茶、意大利面、法国鹅肝、德国猪蹄、比利时巧克力、西班牙烩饭、美国牛排、墨西哥塔可钟等等异国美食,对苏州的时尚年轻人来说都不陌生。苏、粤、川、湘等国内各地菜系在这里也大有市场。湖左岸、湖滨新天地、李公堤、渔人码头是美食天堂,入夜灯火通明,一座难求;印象城、邻瑞广场、天虹百货、圆融购物广场等MALL里也汇聚着各国风味的时尚简餐、快餐,花费不多也能遍尝全球美食。
(五)娱乐
健身、电玩、K歌……园区几乎每个邻里中心、购物广场都能满足现代人这些娱乐需求。户外运动爱好者则可以去摩天轮公园体验户外探险的惊险刺激,也可以去湖滨新天地放风筝,骑单人、双人甚至三人自行车,或者坐游轮饱览金鸡湖夜景。泡吧一族可以去李公堤,那里的酒吧有的温馨浪漫,有的至IN至HIGH。电影迷们可以去各大型购物广场,2D、3D、IMAX选择多多。文化艺术中心常常有歌剧、舞剧、芭蕾、钢琴等演出,也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满足文艺爱好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