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优秀的精神财富。在各个历史时期中,中华各民族创造了各具传统艺术特色的精美的民间工艺品、艺术品,展现了各民族高超的技艺水平,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史,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吉祥喜庆的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常见的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品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集中反映。
我国各地对年画的称谓不同,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二、以象寓意的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利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国剪纸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用于祭祖祈神的活动,2000多年来,剪纸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浓缩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延续着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传承的窗口。
三、人化自然的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代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线条流畅,风格独特,装饰趣味很强,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